第二章 擱淺與重啟
來源:四川省玉溪河灌區運管中心 發布日期: 2023/11/9 23:37:01 閱讀次數:65
1938年,四川省水利局派出技正(民國時期技術人員官職,職位次于“技監”,其下還設有“技士”“技佐”等)賈書河、黃萬里兩赴大邑勘測,并于1939年10月提出《大邑縣出江水庫初步計劃》,準備在三壩河地修建庫容為5000萬立方米的水庫,解決邛崍、大邑近山臺地的水利灌溉問題,這是玉溪河引水方案“先蓄而后引”計劃的第一步。但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,民族安危高于一切,計劃最終無奈擱淺,未能實施。
直到1945年秋,抗日戰爭勝利結束。當時民國政府要償還抗日戰爭時期征借的黃谷,邛崍縣議員鄧蜀才、大邑縣議員魏廷鶴,覺重啟工程的機會來了,于是找到四川省經濟建設委員會請求撥還黃谷,以開發玉溪河水利工程。當時,委員會答復他們:“撥還黃谷不行,但該工程在通過省水利局查勘后可以研究!边@無疑重燃了灌區人民修建玉溪河引水工程的希望。
1946年7月,四川省水利局派賈書河、嚴技士、陳光燎、李稚堂再赴大邑查勘,并提出《都江堰增水工程報告書》,建議自玉溪河上游黃、黑二河匯合口中嘴以下三倒坪處建攔河壩,開鑿隧洞引水入岷江,同時提出進一步勘測的建議。
1946年四川省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上,鄧蜀才、魏廷鶴等5人聯名提出《請開發大邑水源儲藏水量以利增產而資提倡案》。要求引玉溪河上游黃、黑二河之水入岷江以增加水源,并在岷江、斜江修建調蓄水庫的發展大面積灌溉。此后,又以“開發玉璽河,為百姓造!睘榭谔,動員各界群眾捐糧、捐款,為工程造勢。
這是抗日戰爭勝利后,玉溪河引水工程的第一次重啟。
COPYRIGHT 2006-2020 http://www.rxjh9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.
主辦單位:四川省玉溪河灌區運管中心(郵箱:yuxihe_ygc@163.com) 監督舉報電話:028—88793853 監督舉報郵箱:ygjjbts@163.com
[蜀ICP備06012365號] 您是第293位訪客
主辦單位:四川省玉溪河灌區運管中心(郵箱:yuxihe_ygc@163.com) 監督舉報電話:028—88793853 監督舉報郵箱:ygjjbts@163.com
[蜀ICP備06012365號] 您是第293位訪客